医院乔树宾、管浩等报告,冠脉扩张症患者多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在乔树宾提出冠脉扩张症新分型中,Ⅲ型发病率较高,新分型指导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冠脉扩张症常由冠脉造影发现,发病率约为0.7%~1.5%,按累及冠脉长度可分为弥漫性(扩张范围占单支冠脉长度50%以上)或局灶性扩张。
年,Markis等以冠脉扩张累及范围为依据,首次提出冠脉扩张症分型并一直沿用至今。年,医院乔树宾提出冠脉扩张症新分型,并针对各分型提出当代介入治疗建议。
冠脉扩张症新分型:主要依据冠脉扩张直径和毗连节段冠脉狭窄长度(图1)区分,包括:Ⅰ型:单纯冠脉扩张;Ⅱ型:一支冠脉合并多个冠脉瘤;Ⅲ型:弥漫性冠脉扩张;Ⅳ和Ⅴ型:局限性冠脉瘤且毗连节段冠脉合并狭窄,但长度不同。
介入治疗方案:冠脉扩张症新分型中冠脉扩张病变是否进行介入治疗,取决于瘤体直径及其临近冠脉狭窄病变的程度和长度。
药物洗脱支架因贴壁不良和诱发动脉瘤的风险高于裸金属支架,优先推荐裸金属支架用于冠脉扩张病变的治疗,但对于狭窄病变较长的高危再狭窄患者,适时联合使用裸金属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可以降低再狭窄发生率。介入术后建议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
乔树宾等回顾性分析医院院年1月至年1月出院诊断包括冠脉扩张症的患者51例,平均年龄56岁,男性占80.4%。冠脉造影结果均符合冠脉扩张症诊断,经临床判定心肌缺血与冠脉扩张病变相关。
冠脉扩张症诊断标准:各种原因引起的冠脉扩张改变,其直径超过相邻正常冠脉的1.5倍及以上。
作者发现,51例冠脉扩张症患者中,70.6%临床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21.6%有冠脉扩张症相关陈旧性心肌梗死。共69处冠脉扩张病变。
冠脉扩张症新分型结果如下:Ⅰ型:0例;Ⅱ型:1例(2.0%),1处(1.4%)冠脉扩张病变;Ⅲ型:20例(39.2%),36处(52.2%)冠脉扩张病变;Ⅳ型:14例(27.5%),14处(20.3%)冠脉扩张病变;Ⅴ型:16例(31.4%),18处(26.1%)冠脉扩张病变。
依据冠脉扩张症新分型,成功介入治疗60处(87.0%),药物治疗9处(13.0%),手术成功率%。
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随访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7例(13.7%),其中心肌梗死2例(3.9%),血运重建治疗5例(9.8%),均为非靶血管相关事件。
来源:管浩,崔锦钢,胡奉环,等.冠状动脉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新分型指导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中国循环杂志,,36:-.
DOI:10./j.issn.0-..0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F:FE8, F1:9D73F1E4, F2:4CA6DE6B, F3:54ED, T:, y:FED5DFAF }"h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