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者寄语
近几年神经介入国产器械迅速发展,顺应国家号召,加奇品牌几乎提供了神经介入治疗的全套方案,尤其是Jasper?SS弹簧圈的问世,是国产品牌中少数可以媲美,甚至超越最好的进口品牌的产品之一,为临床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选择,在一些微小动脉瘤的应用中,也给术者提供了很强的信心!
本期嘉介医院许斌教授,展示Jasper?联合Jasper?SS栓塞前交通大动脉瘤,精彩不容错过。
病史简介患者基本信息
女,71岁,因“突发剧烈头痛2小时”急诊入院。
简要病史
现病史:患者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剧烈头痛,头痛为爆炸样持续疼痛,伴恶心未呕吐,医院就诊。
既往史:既往体健。
入院查体情况
意识清楚,精神欠佳,痛苦面容,颈强阳性,四肢活动良好。
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
头颅平扫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颈部CTA提示前交通动脉瘤,双侧均有A1,左侧A1优势,右侧A1劣势,动脉瘤形态不规则。
诊断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2级)
治疗经过术前讨论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明确,左侧大脑前动脉A1为优势动脉瘤供血动脉,并通前交通动脉瘤供血双侧A2,右侧大脑前动脉A1为劣势,亦可供血右侧A2。拟行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术,CTA提示动脉瘤相对窄颈。
手术预案1、单纯弹簧圈栓塞。
2、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支架放置于左侧A1-2内,保护左侧A2。
术中涉及介入器械选择6F鞘
6F导引导管
Headway21微导管
Echelon-10微导管
加奇Jasper?弹簧圈
加奇Jasper?SS弹簧圈
手术过程1工作角度DSA显示动脉瘤相对窄颈,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有2个子囊,并朝向2个方向,考虑远端子囊(蓝色箭头)为破裂点,近端子囊(红丝箭头)为薄弱点。
Headway21微导管置于A2远端预留,Echelon10微导管顺利进入瘤腔。
2第1枚Jasper?弹簧圈成篮后,填塞第2枚Jasper?弹簧圈,可见弹簧圈成篮稳定,弹簧圈填塞过程柔顺,无明显踢管现象,微导管呈刷漆样摆动。
3填塞3枚加奇弹簧圈后,动脉瘤形态基本呈现,近端子囊内部分弹簧圈进入,仍有部分空间。
4填塞过程顺势将微导管头端引入近端子囊,以Jasper?SS弹簧圈填塞近端子囊过程,可见弹簧圈柔顺,子囊填塞致密满意。
近端子囊填塞影像。
术后情况术后工作角度造影显示动脉瘤填塞致密,弹簧圈充盈瘤体轮廓清晰,载瘤动脉通畅。不需要植入支架,撤出备用的支架微导管。
术后左侧颈内动脉造影,动脉瘤填塞致密,瘤颈无残留,远端血管充无缺失;右侧颈内动脉造影,右侧A2及远端显影良好。
术后患者麻醉清醒良好,无神经功能缺失。
病例总结?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在临床常见,多数为小动脉瘤,此患者动脉瘤偏大,形态不规则,远近段可见2个子囊结构。医院的血管造影机器无3D重建功能,患者术前CTA影像为手术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结合CTA图像,我们术中对动脉瘤颈和子囊进行了良好的展示,为手术成功奠定了基础。
?患者双侧均有A1,使手术变得相对简单,我们只需要保护好同侧A2就能很好防止缺血并发症,即便动脉瘤相对窄颈,我们依然预备了支架导管,一是必要时可以释放支架保护瘤颈,二是支架微导管也可以起到保护瘤颈的作用,提高了单纯栓塞的几率,防止弹簧圈于瘤颈处突出。
?填塞过程全程使用的加奇Jasper?颅内可电解脱弹簧圈和Jasper?SS系列弹簧圈。先用大直径Jasper?颅内可电解脱弹簧圈填塞瘤体和远端可疑的破裂子囊,以降低术中出血风险,弹簧圈成篮过程和填塞过程均表现良好,稳定且柔顺,由于2个子囊是朝向不同方向,填塞过程顺弹簧圈朝向近端子囊之势,将微导管头端意向性引入近段子囊,以相对大直径Jasper?SS弹簧圈(4mm×8cm)致密填塞近端子囊,填塞过程Jasper?SS弹簧圈表现一如既往的稳定柔顺,最后造影确认整个动脉瘤栓塞致密,瘤颈无弹簧圈突出,载瘤动脉瘤通畅后,撤出栓塞导管和预留的支架导管,并行对侧造影确认右侧大脑前动脉系统血流良好后,顺利结束手术。
术者简介许斌
医院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专注从事神经介入诊疗工作十余年,主要诊治范围是各种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擅长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狭窄等的介入治疗。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扫码查看嘉介谈往期精彩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