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命悬一线医生妙手拆弹

                            

脑动脉瘤是脑血管壁上鼓起的一个‘小囊腔’,囊腔壁也就是鼓起来的很薄的血管壁。脑动脉瘤可以发生一个,也可同时发生多个,随着动脉血的搏动性冲击,这个囊腔可能会越来越大,一旦破裂出血,若不及时治疗,致残率与致死率都很高,因此脑动脉瘤又被称为脑袋里的“不定时炸弹”。

44岁的徐先生在病房康复后仍心有余悸。

前几日,他午睡醒来后突然觉得头部胀痛,恶心呕吐,症状持续1个多小时不能缓解。于是家人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院就诊,经急诊CT检查,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征象。

接诊医生深知病情的严重性,及时与家属沟通病情,并积极给以治疗,同时做好抽血化验等术前准备。

徐先生病情突然加重,出现意识不清,神志模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左侧肢体无法抬离床面等症状,转入重症监护室给予降压等对症治疗。

复查颅脑CT显示出血量增多,脑卒中介入团队查看患者病情后表示,需要立即实施介入手术,解除患者颅内的“不定时炸弹”,不然后果严重,徐先生随时有生命危险。

经家属签字同意后,完善各项术前检查,脑卒中介入团队在介入室和麻醉科医护人员的协助下给予徐先生行“脑动脉造影术+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术中造影显示右侧颈内动脉交通段动脉瘤,形态不规则,伴有籽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立即给以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治疗。

经过两个小时的介入手术,徐先生颅内的“不定时炸弹”成功拆除。手术后,医护人员把徐先生安全送回重症监护室,并给予抗脑血管痉挛、脑神经营养、减轻脑水肿等相应药物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科室,进行常规治疗,现已出院回家休养。

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属于神经外科微创介入手术,避免传统手术创伤较大的手术风险,特别对于椎基底动脉瘤及其分支的动脉瘤等,传统手术因动脉瘤位置较低或动脉瘤较小,难以开颅夹闭时,介入治疗将发挥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低的手术优势,为颅内动脉瘤患者解除病痛。

医院引进飞利浦UNIQFD20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并选医院进修学习,熟练掌握了脑血管介入技术的操作和应用。

由神经内一科副主任逯振想、神经外科主治医师颜进项等人成立脑卒中介入专业组,开展了全脑血管造影术、急性脑梗死介入取栓术、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等多种新技术,让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出家门,就能得到高水平专业治疗。

脑卒中介入组医生推荐

医生推荐

颜进项

神经外科副主任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医院神经外科孟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狭窄等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治疗。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在山东大学学报、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以第一作者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两篇。

医生推荐

逯振想

神经内一科副主任

主治医师

本科学历

年毕业于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曾从事急诊急救6年,目前从事神经内科专业10余年,兼职山东省医学会癫痫专业委员会分会及脑血管病急救分会委员。专攻脑血管病神经介入治疗及眩晕疾病诊疗,擅长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曾获得泰安市劳动技术能手称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kemb.com/bfbz/164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