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选择还是开颅手术好

儿童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m.39.net/pf/a_4636739.html

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经常在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中遇到。几乎每一个颅内动脉瘤患者在选择治疗时均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颅内动脉瘤到底是个什么,以及治疗方式都有哪些。

一、一种疾病,两种方法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壁上的脆弱部分向外膨出/扩张而形成的薄壁球状物,最常见于动脉分叉,尤其是颅底WILLIS环。颅内动脉瘤破裂往往会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故而常常被称之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

颅内动脉瘤治疗的目的是将动脉瘤隔绝在正常脑循环之外,其治疗方法目前有两种:血管内介入治疗(以动脉瘤栓塞术为主)和开颅手术(以动脉瘤夹闭术为主),共同相存。

1、血管内介入治疗:在患者大腿根部穿刺血管,将很细的管子放到动脉瘤内,往动脉瘤内填入弹簧圈从而闭塞动脉瘤,达到治疗效果。以上是最早的介入治疗方式,从年Guglielmi开始;随着技术的进步又向前发展了很多,手术方式大致包括:单纯弹簧圈栓塞、支架辅助弹簧圈和密网支架等。

2、开颅手术:在脑组织之间的自然间隙分离脑组织,从血管外暴露动脉瘤,用一种特制的夹子夹闭瘤颈(动脉瘤泡和脑血管连接的部位),这样脑血管中的血流就不会再进入动脉瘤,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方法历史悠久,从年Yasargil开始,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疗效也在不断的进步。目前开颅手术主要包括:瘤颈夹闭术、动脉瘤加固术和孤立术,血管搭桥术等。

二、两种方法,相互补充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互相补充。

1、血管内介入治疗优点是安全、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不需要开颅)、恢复快、且可同时治疗左右不同部位需要放置支架辅助栓塞的患者,需要较长时间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国际上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ISAT)结果表明,介入治疗方法优于开颅夹闭手术,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不打开头颅,原装生活。

2、开颅手术优点是费用较介入要低。如果动脉瘤夹闭完全,则复发率较低。对于合并有颅内较大血肿的患者也很合适,夹闭动脉瘤的同时可以进行血肿清除。缺点是需要打开颅腔,创伤相对较大,并发症略高。手术需要丰富经验和很高医术的神经外科医生。

正因为二者各具特点,因此目前又有第三种技术:复合手术,就是上述两种术式的组合,实际开展病例较少。

三、两种方法如何选择

是介入?还是开颅手术?二种方法如何选择?

随着显微手术和血管介入技术的进步,二者的优劣势也在发生变化,因此临床决策中需要根据患者及病灶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手术治疗方法。

对于大多数的颅内动脉瘤,两种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动脉瘤的部位及大小、形态、患者的年龄、身体基础状况、发病后患者的意识状态,医生的经验(擅长领域),患者及家属自己的选择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制定。

根据中国国家脑防委《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高级卒中中心年度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技术病例发展迅速,共完成例,接近开颅夹闭当期手术的2倍(例)。

四、真实临床工作中如何选择?

真实临床工作的选择更为复杂,对同一患者不同医生也有不同的见解,但国内外神经外科医生已经形成一些共识:并非所有的动脉瘤都合适介入栓塞,手术夹闭也不能解决所有类型的动脉瘤,二者作为技术补充。大多数学者认为还是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治疗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患者、医院三方面的综合因素分析决定。总体来说,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适合介入治疗的动脉瘤类型会越来越多。

高龄、体质相对较弱、基础疾病较多,不能承受开颅手术的患者多选择介入治疗;

后循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等开颅手术比较困难者,多选择介入治疗;

宽颈、巨大动脉瘤,更加适合介入栓塞;

从技术上既适合开颅手术夹闭栓塞又适合介入治疗的,推荐行介入治疗。

路径比较复杂的动脉瘤,血管变异,输送导管困难的动脉瘤,多选择开颅;

出血量大伴有血肿的,动脉瘤上有明显穿支血管发出的,多选择开颅;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更适合开颅手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kemb.com/blbl/129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