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相关内容链接:
软骨性肿瘤丨骨软骨瘤+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病+疑似恶变的特征(双语)
如何评估骨病变?丨病变密度:溶骨、硬化或混合
如何评估骨病变?丨骨破坏的形式和病变的边缘
如何评估骨病变?丨基质和基质的矿化、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
如何评估骨病变?丨单发性或多发性病变
股骨是儿童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好发部位,病种多样,同影异病或同病异影较多,而且该部位深在,没有明显特异性临床症状,鉴别诊断有一定难度。
年龄:15岁以内
发病特点:
儿童股骨以良性病变多见,包括骨软骨瘤、骨样骨瘤、骨母细胞瘤等,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有文献报道儿童最常见良性骨肿瘤为骨软骨瘤,发病率占骨肿瘤的10%~15%。
↓↓该研究:
儿童股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常见征象
骨质破坏:
囊样膨胀性骨质破坏是儿童股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最常见的,包括骨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骨巨细胞瘤、骨囊肿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等多见,而溶骨性骨质破坏是恶性骨肿瘤常见征象。
骨样骨瘤多见于25岁以下的青少年,男性好发,下肢多见,可导致发育中的患儿骨骼畸形,典型影像可见类圆形骨质破坏伴周围骨质硬化,直径一般<2cm,内见小点状钙化,瘤巢是诊断骨样骨瘤的特殊征象。
儿童内生软骨瘤较罕见,骨内可见“扇形征”,基质骨化罕见。
骨肉瘤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骨皮质可见虫蚀样、筛孔样破坏,伴有瘤骨形成。当病灶突破关节面,可见骺板连续性中断。
骨母细胞瘤↓
骨膜反应:
当长骨外层骨膜受到突破于骨皮质的肉芽组织肿块刺激时,可表现为骨膜反应,比如层样、葱皮样等等。
良性骨病中典型嗜酸性肉芽肿也可看到葱皮样骨膜反应,密度高,不形成放射状骨针,边缘清晰规整,其范围常超过骨质破坏区的范围,可伴有范围较广的软组织肿块或者肿胀,一般发生于长骨的干骺端或骨端。
恶性骨肿瘤骨膜反应不完整,同时伴放射状反应骨。当新生骨膜被肿瘤突破时可变形破坏中断,形成Codman三角,可资鉴别。骨肉瘤、淋巴瘤都可以看到不同程度骨膜反应,形成Codman三角。
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合并病理性骨折时,可出现薄层骨膜反应。
骨肉瘤
瘤内钙化:
当软骨基质钙盐沉积或者瘤体内组织发生坏死时,可出现钙化征象。良性肿瘤中软骨母细胞瘤、骨母细胞瘤可显示斑点状钙化影,高分辨率CT能更好显示。
骨样骨瘤均可以看到瘤巢内点状钙化。
良性骨肿瘤中软骨母细胞瘤是多发于长骨骨骺,可跨越骺板累及干骺端,一般呈偏心性生长,病灶多为类圆形或圆形及分叶状,边缘可见硬化。典型多见片状、斑点状钙化灶,外缘骨皮质变薄,呈膨胀改变。
软骨母细胞瘤(男10岁)
液-液平面:
良性肿瘤样病变动脉瘤样骨囊肿常显示液-液平面,原理是由于囊内血液中的血浆和细胞分离,细胞沉淀底部后形成的分界面。但液-液平面并非动脉瘤样骨囊肿特有,包括骨巨细胞瘤、骨母合并出血均可出现此现象。
动脉瘤样骨囊肿↓
病灶边界:
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由于发展缓慢,病灶边缘多边界清晰,X线、CT常可见明显硬化边。
骨样骨瘤、软骨母细胞瘤、非骨化性纤维瘤等均可见清晰硬化边,而恶性肿瘤如骨肉瘤边界往往模糊不清。
骨软骨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好发于男童,股骨最常见。骨软骨瘤好发于长骨骨骺附近,表现为带软骨帽的骨赘生物,病灶边界清晰。
股骨远端窄蒂型骨软骨瘤↓
软组织改变:
良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可出现软组织改变,包括水肿或肿块形成,例如骨样骨瘤、软骨母细胞瘤、嗜酸性肉芽肿等。
典型儿童嗜酸性肉芽肿可见软组织肿块形成,但与恶性肿瘤不同的是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光滑,一般薄而细长,且均匀包绕骨质破坏区。
骨肉瘤是儿童四肢长骨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好发于干骺端,以溶骨性破坏和软组织肿块内瘤骨为特点。
嗜酸性肉芽肿↓
儿童股骨骨病影像学方法的比较
X线平片空间分辨率高,是骨病最常用、最基础的检查手段,能对股骨大部分骨病的诊断提供最基本、最便捷的影像信息。
CT在密度分辨率高于DR,能较好地显示细小钙化、瘤骨、骨皮质完整性及骨膜反应,并可借助容积重现、最大密度投影和多平面重组等重建方法更全面、具体地显示病灶。
MRI检查软组织分辨率高,能更清晰显示病灶侵犯范围、与邻近结构的关系,MR增强灌注对肿瘤评估有一定价值。
小结
儿童股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以骨样骨瘤最多见,病种、部位较复杂,大多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影像上较好区分,主要征象包括: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可有硬化边;部分可见瘤内斑点样钙化;液-液平面;可伴软组织肿胀,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较少见。
恶性骨肿瘤征象包括:虫蚀样、溶骨性骨质破坏,伴进行性增大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不同类型骨膜反应,可形成Codman三角;肿块可越过骺线侵犯骨端,具有侵袭性。
在儿童股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诊断时,通过分析影像学特征表现,联合X线平片、CT及MRI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并结合临床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对肿瘤良恶性及类型做出准确判断,进而提高诊断水平。
来源:儿童股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分析,作者:郑燕婷;临床放射学杂志年。
更多骨肌病例,欢迎加入圈子↓
(的衍生圈子,非闯关模式)
感谢大家对熊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