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美
家
庭
家是系着牵挂的丝线,
家是播撒芬芳的鲜花,
家是流淌快乐的源泉,
家是演绎幸福的舞台。
家是一份重担,更是一份责任,
千秋家国梦,家和万事兴,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千千万万个“小家”的美满
承载着祖国“大家”的和谐,
诠释着中华民族兴盛与辉煌的秘诀所在!
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教、弘扬好家风
最美家庭为我们
树立了新时代家庭榜样
为发挥最美家庭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区广大家庭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近期区妇联将为大家陆续展播最美家庭事迹,希望他们的家庭故事能带给你奋进的力量。
武汉市最美家庭
朱青家庭
(图为年回阳逻为公公婆婆过生日)
朱青,洪山区广埠屯小学和平分校教师。年,她和丈夫成立属于她们自己的小家庭。她的家庭平凡却不普通。
一结婚,她和丈夫就开始承担起抚养她弟弟的责任。那是因为在她16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母亲靠着家里的农田养活10岁的弟弟和正在读师范的她。结婚那年,弟弟读初三,为了不再让妈妈操劳,弟弟的学费、妈妈的社会养老费及家里的一切开销都由她们负担。当时她是一名代课老师,工资很少,家庭的重担落在丈夫一个人肩上,丈夫毫无怨言。她们供弟弟读书,直到他大学毕业。
年,丈夫的弟媳因病去世。7岁的侄女由公公婆婆带在身边照顾。两个老人靠着退休工资养活侄女,她和丈夫也经常给钱两位老人贴补家用。每逢过年过节,她都会给侄女买零食,给侄女买衣服,陪侄女聊天。侄女上大学后,她也出资,减轻公公婆婆的负担。
丈夫一直鼓励她学习,希望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代课老师的身份。她一直学习,努力学习,年,通过考试,她成为洪山区人事代理制教师。弟弟成家立业,侄女即将大学毕业,家庭幸福和睦。她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年9月30日,读高三的孩子在学校跑医院抢救。医生告诉她们,孩子因冠状动脉瘤引发急性心机梗死,需要立即行心脏搭桥手术。抢救的当晚,她和丈夫坐在ICU门口一夜未合眼、滴水未进。在ICU的第五天,医生告诉她,孩子是肉眼可见地活着。孩子从ICU转入普通病房后,又突发脑部大面积梗死,导致孩子左边的身体毫无知觉。一边做心脏治疗,一边做康复治疗。看着孩子右手每天要打11袋药水的针管,看着孩子左边扎满钢针的手和腿。丈夫告诉她,在孩子面前不能流眼泪,要鼓励她活下去。
丈夫患有高血压和肾病综合征,不能把丈夫的身体拖垮,上半夜她照顾孩子丈夫休息,凌晨3、4点后丈夫照顾孩子她休息,早上八点前她必须起床,因为她要在医生查房时第一时间听到孩子的治疗情况。医生、护士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她都谨记在心。担心孩子长褥疮,每隔两小时,她要给孩子翻一次身。只要孩子有一点不舒服,她就在孩子的床边守着,一守就是一夜。医院出院后,她们又立医院做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期间发现孩子胸部伤口未愈合,医院做伤口处理。医院陪护,看着医生给孩子清创,她的心如刀割,只能躲在厕所里偷偷地哭,听到病床上的孩子喊她,她擦干眼泪又回到孩子身边。再次从同济出院回到家里,孩子腿部的伤疤未结痂,去医院怕孩子感染,于是她和丈夫学着医生那样,每隔三、五天就要给孩子换药。她时刻陪在孩子身边,寸步不离。
今年6月,医院复查,孩子患有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频发性室早。医生告诉她和丈夫,孩子的早搏需要马上做射频消融手术。孩子住院期间,她也担心自己班上的孩子,医院陪护。准备做手术的晚上,医医院说,孩子情况很严重,做手术危险系数极高。无奈,她们只好取消手术。孩子病成这样,她没有把情绪带到工作中,面对学生、家长,她总是和颜悦色。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她医院心内、心外科,甚医院,就是为了给孩子找到最佳治疗方案。她和丈夫知道,孩子的病很严重,严重,日子也要一天天往前过。她不怕苦不怕累,要尽最大的努力给孩子治病。
(图为年6月13医院手术室门口)
武汉市最美家庭
胡国喜家庭
(图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全家人经常带着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大自然中再学习,还通过抖音等媒体工具宣传科学知识。)
读书使人充实,读书使人进步,读书成就美好家庭。在书香的氛围中,胡国喜老师成为了武汉市优秀教师,洪山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和名班主任;妻子彭娟在抗疫工作中因公负伤,曾被评为武汉市优秀护士;儿子胡中培也喜欢阅读陶冶情操,虽工作繁忙,但在疫情中多次担任社区志愿者,热心为社区居民服务;儿媳李玉娇在边工作边看书学习,业务知识基础扎实,年武汉抗疫战斗中冲锋在前,火线入党。
书香润德,书籍自然成为胡国喜老师一家不可或缺的一员,并占据着显赫的位置。现在他们全家五口经常与书为伍,在书中汲取知识,提高修养,享受快乐,不断成长。读书成为了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他们家庭和谐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他们家的书香味逐渐浓厚起来,这种读书的风气如同春风润物细无声。
胡国喜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经常阅读一些教育专著,以此来提升他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作为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手册》、《做有温度的德育》等书籍更是他案头必放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是写作的基础。正因为好读书,好学习,他的论文多次在期刊杂志上发表,或者在省、市、区获奖。他和妻子一起还主编出版了《中学生心理健康》、《经典著作对孩子的指引》等著作,这都得益于多读书,读好书。
孙女是武珞路小学金地分校二年级的一名学生。俗话说,好习惯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让孩子爱读书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孙女出生后,每一天晚上都有人陪着她看书,睡前给她讲故事。于是,“读书乐”的氛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构成了。在家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特别爱读书。《三毛流浪记》、《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小王子》等书籍百看不厌。现在开始阅读《读者》、《文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大人看的书了。他们家也经常带她逛书店,她呢也总是见书就不挪脚,现在的课外读物已经是满满几个书架,但还要再给她买书。由于好读书的缘故,她参加学校“语文素养大赛”获一等奖,她的作文《我和爷爷捉小偷》、看图写话《我的妈妈》先后被老师评为优秀作文,在班里宣读和张贴。
全家共读,其乐融融。下班以后或者周末休息时,大多数的情景是各人自捧一册书,沉浸其中,自娱自乐。看书读报已成为全家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活动,书本成了全家最宝贵的财产,现共有古今中外各类图书余册。他们全家还经常去区图书馆和省图书馆借书读书,家庭成员读书更多的是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当然,也有应对职场需求的必修之课。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全家人经常带着孩子出去旅游,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开展科学实验,在现实世界中认识世界,增长知识,还通过抖音等媒体工具宣传科学知识。
原标题:《最美家庭事迹展播
洪山区朱青家庭、胡国喜家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