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医院心内科刘芳教授的指导下,我科完成了首例川崎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对方施策,提供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目前,患儿随访回复良好。
此患儿半年前确诊川崎病,医院检查后确定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在刘芳教授的亲自指导下,医院对患儿完成了冠状动脉造影,确定患儿的冠脉动脉病变由Ⅳ级降低为Ⅲb级,让患儿得到较好的治疗。该患儿的成功治疗,也标志着医院精准造影检查技术又前进了一步。
川崎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川崎病冠脉动脉病变已成为儿童常见的获得性心血管疾病,对于巨大冠状动脉瘤的患儿,随时可能出现冠状动脉瘤破裂或者血栓形成,是川崎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冠状动脉造影可详尽地显示冠状动脉解剖、确定冠状动脉扩张形态及严重程度,可给患儿提供治疗的具体方案和长期的随访决定。刘芳教授介绍,川崎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除表现为反复发热外,常伴有双侧球结膜充血、口唇及口腔的变化、口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皮疹(包括卡介苗接种处发红)、四肢末梢改变、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对于患儿反复发热5天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需警惕不完全川崎病可能。未经治疗的川崎病患儿约有25%发生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在急性期治疗主要是减少冠状动脉壁炎性损伤并预防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在恢复期治疗主要是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处理至关重要。尽管无创性影像检查为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提供很高的诊断方案,但目前心导管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仍然是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一般在川崎病病程3个月后进行,故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进行规范化的诊断、治疗和长期随访管理至关重要,可显著改善患儿预后。医院心内科主任赵胜说,医院在川崎病急性期的诊断治疗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治和长期管理方面有严格规范和丰富经验,在全国率先开展川崎病患儿冠脉造影以及冠脉搭桥手术。当前,通过加入医院牵头的川崎病多中心研究协作组,通过与医院的合作,医院将进一步提升川崎病的诊治和科研水平,能够为安徽省川崎病患儿提供较好的诊疗服务。END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