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30年中,由于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脑血流搭桥重建术的指征逐渐缩小。美国圣约翰医学中心巴诺神经研究院神经外科的M.YasharS.Kalani博士等回顾性分析自年1月~年3月接受脑血流直接重建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明确指出moyamoya病和复杂动脉瘤是该手术的主要适应证,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文章发表于年10月《WorldNeurosurgery》在线。
研究包括例患者,总共实施次显微外科脑血流直接重建术。其中40例moyamoya病患者接受了47次搭桥手术,54例复杂动脉瘤患者行56次搭桥术,27例梗塞性血管疾病患者搭桥28次。搭桥手术后,moyamoya病患者平均随访18.8月,其中77.5%症状得到改善;梗塞性脑血管病患者平均随访10.4月,55.5%患者症状得到改善。81.5%接受此手术的动脉瘤患者平均随访18.5月,获得有益的结果,GOS疗效评分4~5分。
图1.30岁的唐氏综合征患者出现左侧肢体乏力。A.弥散加权轴位MRI提示右侧脑血管意外。B.CT灌注成像提示右侧大脑半球严重缺血。C和D.头颈CT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颅内段严重狭窄。患者诊断为moyamoya病所致的中风。行右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脑血流重建术。E.显示两处搭桥。F.术中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搭桥通畅。随访一月,左侧肌力轻度改善。G和H.头颅CTA提示搭桥通畅。
图2.头痛伴昏睡的7岁男童。A.MRI-T1加权轴位成像提示脑干左侧1.5cm病灶,压迫脑干。B和C.DSA椎动脉造影的前后位和侧位片显示,左大脑后动脉巨大的梭形动脉瘤。球囊闭塞试验无效后,遂行颞浅动脉-大脑后动脉搭桥重建血流,并夹闭动脉瘤的载瘤动脉远端。D.术后CTA显示位于载瘤动脉远端的动脉瘤夹,动脉瘤体体积明显减小。术后至完全康复,仅发生一次脑血管意外。E.随访MRI-T1加权轴位成像提示病灶完全消失,患者无临床症状。
作者最后指出,尽管脑血管直接重建术不如以前常用,但它仍是当前治疗特定脑血管病的必要手段。复杂动脉瘤是搭桥手术独立的最强适应证;在血流间接重建术的基础上,搭桥术非常适合用于治疗moyamoya病。对于有经验的医生来说,脑血管重建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很低,长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
(德国科隆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郑锋编译,医院陈衔城教授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