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骨巨细胞瘤骨囊肿的CT分析

读者信息:内蒙古兴医院初艳龙

所读书籍:《骨关节肌肉系统CT诊断》

原著主编:董越、崔久法、李小虎

骨巨细胞瘤

1.临床概述

本病病因不明,起源于间充质细胞,为成人长骨骨端最常见的骨肿瘤,20-55岁为好发期,可伴有肺转移。

2.CT表现

①部位:多发生于长管状骨,位于干骺-骨骺,偏心型横向生长。

②骨破坏方式:地图样Ⅰb或Ⅰc型骨质破坏,边界清晰,周边多无硬化,骨皮质膨胀或破坏。

③常无骨膜反应,恶性程度高的病变有软组织肿块。

④无肿瘤基质矿化:软组织密度影,内可有出血、坏死、液-液平面。

⑤破坏区周边周围纤细骨小梁及骨小梁间隔。

3.鉴别诊断

①动脉瘤样骨囊肿:年龄更小,很少累及关节面下,纵向生长。

②成软骨细胞瘤:年龄更小,扇贝样边有硬化环,内有软骨样基质钙化。

③溶骨型骨肉瘤:位于干骺端,破坏区边界模糊,恶性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更大,软组织水肿明显。

④脊索瘤:好发于骶3椎体以远,中心型,内部含有钙化,骨质破坏的同时常保留椎间盘,骶前软组织肿块。

单纯性骨囊肿

1.临床概述

可能与生长或塑形迅速的区域淋巴、静脉阻塞导致液体积聚有关,液体透明或黄色,见薄层纤维组织和骨嵴构成的壁,20岁以下为多发期。

2.CT表现

①部位:常见于长骨,位于近侧干骺端,不累及骺板,中心型。

②骨质破坏与修复方式:地图样Ⅰb型骨质破坏,骨皮质常病理性骨折或梭形膨胀,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骨片陷落征是诊断此病的特异性征象。

③肿瘤基质的矿化:无基质矿化,内呈液体密度,无强化,见液-液平面。

3.鉴别诊断

①动脉瘤样骨囊肿:偏心型,膨胀更为明显,骨壳菲薄,分隔更常见;可伴有一定程度的骨膜反应,呈实性层状。

②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磨玻璃样密度,合并病理性骨折时无骨片陷落征。

③内生软骨瘤:肿瘤基质软骨样矿化。

4.伴液-液平面的良恶性骨病变

良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单纯性骨囊肿、腱鞘囊肿、软骨母细胞瘤、纤维结构不良、成骨细胞瘤。

恶性: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纤维肉瘤、浆细胞瘤、骨巨细胞瘤、转移瘤

往期16大精彩回顾

个病例解析汇总

个基础影像病例汇总

全身各部位影像数据

全身14个部位的X线解剖+摄影技巧+读片技巧

全身各部位系统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断层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报告模板(X线、CT、MR齐全)

7本经典影像书籍读书笔记

58医院经典读片汇总

个经典医学影像名家视频讲座汇总

个精品医学影像专题内容汇总

31种常见疾病的分期分型

35种影像综合征汇总

32篇专家共识,规范您的影像检查行为

75位老师求助内容汇总

影像学院篇经典内容汇总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kemb.com/jbzl/115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