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跳动的心脏上实施冠脉搭桥,将细如发丝的1毫米的血管进行吻合,并且保持血管畅通。这光想想都要紧张到屏住呼吸的事儿,专家们做到了!近日,医院医院强强联手完成了这场“心尖之舞”,实施国内首例儿童“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成功救治一名川崎病患儿。
患儿小明是一个阳光、可爱、性格温和的11岁大男孩,三年前他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磨难,持续发热达8天,并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最终被诊断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又名:川崎病)。在应用了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小明的发热和淋巴结肿大有了好转,但是,他随后便出现了严重的胸痛、大汗、呕吐症状。
检查发现,小明的川崎病已引起了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并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经全力救治,小明被抢救了回来。
可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的小明,生活彻底被改变了,每天吃药、定期抽血、不敢做任何运动、不敢劳累,他从一个喜欢运动的孩子逐渐变成了一个不敢活动的小胖子……
心尖之舞
多方求医不得的小明一家,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医院心血管中心就诊。
经一系列的冠脉检查评估,心内科主任刘芳发现小明的冠脉中最重要的左前降支开口已经完全闭塞,依靠另两支冠脉的侧枝血管供血。
医院心血管中心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治mdt团队立即启动了讨论,经心内科刘芳主任、心外医院心外科赵强教授充分评估,赵强教授决定为小明实施“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
年8月7日上午,经过充分的准备,在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由赵强教授主刀的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顺利完成。
不停跳冠脉搭桥术
在心脏固定器的辅助下,在跳动的心脏上完成冠状动脉的旁路移植手术,避免了传统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对心脏和大血管的损伤减小,代表了目前心脏搭桥手术的顶尖技术,被誉为“心尖之舞”。
川崎病的未来
医院心内科主任刘芳表示,川崎病引起的冠脉病变不同于成人的冠心病,病变更复杂,且常常同时存在巨大动脉瘤及狭窄闭塞,再加上儿童的血管比成人细得多,手术难度极大,术前需对冠脉形态及心肌缺血就进行充分评估。
心外科副主任叶明介绍,儿童的身高体重明显低于成人,冠脉的内径相对就更细,通常仅1—1.5mm,再加上这类患儿冠脉病变的复杂性,手术操作的要求很高,要在跳动的心脏上完成细如发丝的血管吻合且保证畅通,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国内能够完成儿童冠脉搭桥手术的单位很少,进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更属先例。
年,医院黄国英院长和刘芳主任牵头成立了“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多学科诊疗团队”。
目前该团队已成为全国知名的重症、疑难川崎病及后遗冠脉病变诊治中心,率先开展了儿童冠脉搭桥手术,已完成23例,年龄最小的仅4.5岁。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医院心血管中心是全国最大规模的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领头单位,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心血管学组川崎病协作组组长单位,年牵头撰写了我国首个“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并已更新完成了修订版,多次举办全国性的川崎病及冠脉病变学习班。
该单位规范并引领着我国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治和管理,为改善这些患儿的长期预后做出了贡献,承担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应尽的责任。
end
资料:医院
实习编辑:梁巧稚
上观号作者:今日闵行